轉存!全文!商務部發布《關于美國在中美經貿合作中獲益情況的研究報告》
前(qian)言
中美(mei)建交(jiao)40年來,兩國抓住經(jing)濟全球化的歷史機遇,充分發揮雙方(fang)經(jing)濟互補(bu)優勢,推動雙邊經(jing)貿合作實現從無(wu)到有、從小到大、從單一到多元的發展。中美(mei)貨(huo)物貿易額從1979年的25億美元(yuan),增長到2018年的(de)6335億美(mei)元(yuan),增長252倍(bei),服務貿易額超過(guo)1250億美元,雙向(xiang)直(zhi)接投資(zi)累計(ji)近1600億美(mei)元。中美(mei)經貿合(he)作達到前(qian)所(suo)未有(you)的深度和(he)(he)廣度,為(wei)(wei)兩(liang)國和(he)(he)兩(liang)國人民帶(dai)來實實在在的利益,為(wei)(wei)世界(jie)經濟的繁榮與穩定作出貢獻(xian)。
美(mei)國(guo)新(xin)一屆(jie)政(zheng)府上臺以(yi)來,罔(wang)顧(gu)中(zhong)美(mei)經貿(mao)合(he)作(zuo)互(hu)利共贏的(de)本質,宣(xuan)揚(yang)美(mei)對華(hua)貿(mao)易“吃虧”論,并以(yi)貿易逆(ni)差(cha)問(wen)題(ti)為(wei)借口,挑(tiao)起經(jing)貿摩(mo)擦,責任(ren)在(zai)美(mei)(mei)方。為(wei)揭示中(zhong)美(mei)(mei)貿易逆(ni)差(cha)問(wen)題(ti)的本質和成因,以(yi)及(ji)美(mei)(mei)國(guo)(guo)從中(zhong)美(mei)(mei)經(jing)貿合作中(zhong)獲利巨大的事實(shi),中(zhong)國(guo)(guo)商務部發布(bu)此研究報(bao)告。
一、中美貿易順差在(zai)中國,利益在(zai)雙方
美(mei)方宣稱對華貿易逆差超過5000億美元、美國“吃(chi)虧”了,這一說(shuo)法不符合事實。美(mei)(mei)對華貿(mao)(mao)易逆(ni)差是市場作用的結果(guo),受到多(duo)種客觀(guan)因素影響。中美(mei)(mei)雙邊貿(mao)(mao)易中,順差在中國,利益在雙方(fang)。美(mei)(mei)方(fang)“吃虧”、中(zhong)方“占便宜”的論調完全站不住腳。
(一)美對華(hua)貿易逆差的(de)實際情況。
中美雙(shuang)方(fang)的(de)貿易統計(ji)有(you)差(cha)異。按中方(fang)統計(ji),2018年中國對美貨(huo)物貿易順差3233.3億美元,服務貿易逆差485.0億美元。按美方統(tong)計,2018年(nian)美(mei)對華貨物貿易逆差(cha)4191.6億美元,服務貿易(跨境模式)順差405.3億美(mei)元。
美(mei)方統計的(de)貨物(wu)貿(mao)易逆差數據(ju)(ju)存在(zai)水分,難以反映真(zhen)實狀況。根據(ju)(ju)中美(mei)兩國商務部開展的(de)聯(lian)合研究(jiu),美(mei)方統計的(de)對華(hua)貨物(wu)貿(mao)易數據(ju)(ju)長期被高估,2015年被高估21%。按(an)這一比(bi)例推算,2018年美對華貨物貿(mao)易(yi)逆差被高估880億美元。以美方統計(ji)的4192億美(mei)元為基礎(chu),調減后應為3312億(yi)美(mei)元。考(kao)慮到中國對美(mei)貨物貿易順差近(jin)53%來自(zi)加工貿易,其中包括中國自(zi)第(di)三地進口零部件903億美(mei)(mei)元,如將這一部分減(jian)去,美(mei)(mei)對(dui)華貨物(wu)貿易逆差只有2409億(yi)美元。
貿易(yi)逆(ni)差(cha)統(tong)計還應考慮兩國服(fu)(fu)務(wu)貿易(yi)情(qing)況,這包(bao)括兩部分數據(ju):一是服(fu)(fu)務(wu)貿易(yi)(跨(kua)境(jing)模式),2018年美方統(tong)計的對華順差為405億美元;二是附屬機構服務(wu)銷售(商業存在模式(shi)),美方最新(xin)統計為2016年,對華順差468億美元。如按2018年商業存在模式順差與2016年持(chi)平(ping)估算,2018年美對華(hua)服務貿易(yi)順差(cha)總額為873億美元。據此測算,2018年美對華總體貿易逆差額(e)應調(diao)減(jian)為約1536億美(mei)元(yuan),僅為目(mu)前美(mei)方公布的(de)對華貨物貿易逆差額的(de)37%。
(二)美對華貿易逆差產生的原因。
美對(dui)華貿(mao)易逆(ni)差是歷史(shi)形成的,是市場作用(yong)的結果,受(shou)到兩國(guo)產業競爭(zheng)力、經濟結構、國(guo)際(ji)分工、貿(mao)易政策(ce)、美元(yuan)貨幣地位等多種因素影(ying)響(xiang)。
一是(shi)從產(chan)業(ye)競爭(zheng)力看,中(zhong)方(fang)(fang)(fang)順差(cha)主要(yao)來(lai)自勞動密(mi)集型產(chan)品(pin)。在匯率水平(ping)保持不(bu)變的情形(xing)下(xia),中(zhong)方(fang)(fang)(fang)在飛機、集成電(dian)路、汽(qi)車等資本(ben)技術(shu)密(mi)集型產(chan)品(pin)、農產(chan)品(pin)和服務貿(mao)(mao)易方(fang)(fang)(fang)面都是(shi)逆差(cha)。這(zhe)說(shuo)明貿(mao)(mao)易不(bu)平(ping)衡是(shi)雙方(fang)(fang)(fang)發揮各(ge)自產(chan)業(ye)競爭(zheng)優(you)勢的結果。例如,2018年中國自美進口汽車(che)104億美元,對美出口汽車僅18億美元。2017年美(mei)資(zi)企業在(zai)華(hua)汽(qi)車銷量達518萬輛(liang),而中(zhong)資(zi)汽(qi)車企業在(zai)美的銷量很(hen)少,這(zhe)就是產業競爭力造成的。
二是從經濟結(jie)構(gou)看,美國經濟以(yi)服務(wu)業為主,低儲(chu)蓄、高消費,本(ben)國生產無法(fa)滿足(zu)國內消費需求,需要(yao)進口大量消費品。美國只有采取(qu)宏觀調(diao)控政(zheng)策(ce),量入(ru)為出,實(shi)現供需平衡,才(cai)能從根本(ben)上消除貿易逆(ni)差。
三是(shi)從(cong)國(guo)際分(fen)工看(kan),產(chan)業布局(ju)在(zai)(zai)全(quan)球(qiu)展開,國(guo)際分(fen)工梯度轉移。在(zai)(zai)此(ci)過程(cheng)中(zhong),中(zhong)國(guo)在(zai)(zai)很大程(cheng)度上承(cheng)接了過去(qu)日(ri)本(ben)、韓國(guo)等其(qi)他東(dong)亞經濟體對美(mei)(mei)的貿易(yi)(yi)順差。美(mei)(mei)對華貨物貿易(yi)(yi)逆差占美(mei)(mei)逆差總(zong)額的比(bi)重從(cong)2001年的20%升(sheng)至2018年的48%,但同期美對日本、韓國、中(zhong)國香(xiang)港(gang)和中(zhong)國臺灣貿易逆(ni)差占比(bi)則從23%降至8%。
四是(shi)從貿(mao)易政策(ce)看,美(mei)國對(dui)華實施(shi)嚴(yan)格(ge)的(de)出口管制是(shi)導致貿(mao)易逆差的(de)重要(yao)原因之一(yi)。美(mei)方(fang)的(de)出口管制措施(shi)涉及10大類約3100個物項,多是(shi)美具有出口優(you)勢的高技術產品。嚴格的出口管制政策造成美企(qi)業喪(sang)失貿易機會。中國(guo)進口高技術產品中,自美進口占比從2001年的16.7%下降(jiang)到2018年的8.2%。據美(mei)卡內基國(guo)(guo)際(ji)和平基金會(hui)分析,如美(mei)將對華出口管(guan)制程(cheng)度調(diao)整到對法國(guo)(guo)的(de)水平,美(mei)對華貿(mao)易逆差可縮減三分之一。
五是從(cong)貨幣(bi)供給看,美元(yuan)作為(wei)全球主要(yao)結算(suan)和(he)儲備(bei)貨幣(bi),其(qi)供給不僅取決于美自(zi)身經濟,還必(bi)須滿足國(guo)際貿易(yi)和(he)世界經濟增長需要(yao)。美對其(qi)他國(guo)家的(de)貿易(yi)凈額(e)必(bi)須是逆差(cha),否(fou)則(ze)美元(yuan)無(wu)法流向世界,發揮國(guo)際結算(suan)和(he)儲備(bei)貨幣(bi)功能,這是美元(yuan)特殊地位導致的(de)必(bi)然結果(guo)。
(三)中美雙(shuang)邊貿易中,順(shun)差在中國,利(li)益在雙(shuang)方,美方“吃虧”論站不(bu)住腳。
一是(shi)中國是(shi)美(mei)(mei)國重(zhong)要出口市場(chang),美(mei)(mei)對(dui)華出口為美(mei)(mei)國創(chuang)造了大量就(jiu)業。中國是(shi)美(mei)(mei)國貨物出口增長(chang)最快的市場(chang)之一,2009年至2018年10年間,年均增速為6.3%,累計增長(chang)73.2%,大幅高于美國(guo)對世(shi)界其他地區56.9%的(de)平均增(zeng)(zeng)幅。中國(guo)是(shi)美國(guo)第三大(da)貨物(wu)出(chu)口市場(chang),是(shi)美國(guo)飛機、大(da)豆(dou)、汽車、集成電路、棉花等產品的(de)主要出(chu)口市場(chang)。中美服務貿易增(zeng)(zeng)長強勁、互(hu)補性強。據中方統(tong)計,中美服務貿易額從有統(tong)計開始(shi)的(de)2006年274億美元增至2018年的1253億美元,增長(chang)了3.6倍。2019年5月美(mei)中貿易全國(guo)委員會發布的《2019年各州對華出口報告》指(zhi)出,2009年至2018年10年間,美(mei)國對(dui)華出口(kou)支撐了(le)超過110萬個美(mei)國就業崗(gang)位(wei),中國市場對(dui)美(mei)國經(jing)濟至關重(zhong)要(yao)。
二是(shi)美(mei)(mei)方(fang)從中美(mei)(mei)貿易(yi)中獲利豐厚。中國對美(mei)(mei)貨(huo)物貿易(yi)順差中,54%來自(zi)外資企業,53%來自(zi)(zi)加工(gong)貿(mao)易。中國從(cong)加工(gong)貿(mao)易中只賺取少量(liang)加工(gong)費,而美國從(cong)設計、零(ling)部件供應、營銷(xiao)等(deng)環(huan)節獲益巨大。美自(zi)(zi)華(hua)進口(kou)(kou)大量(liang)質(zhi)優價廉(lian)的產品(pin),得以維(wei)持較低的通脹率(lv),降低生產成本。自(zi)(zi)華(hua)進口(kou)(kou)提高了美民眾實際購(gou)買力,增加藍領工(gong)人等(deng)中低收入群體福(fu)利。牛津研究院估計,美國自(zi)(zi)中國進口(kou)(kou)低價商品(pin)在2015年(nian)幫(bang)助美國(guo)降低消費物價(jia)水平1%-1.5%。美國運輸、批發和(he)零(ling)售行(xing)業得益于中美貿易,創造大量(liang)就業崗(gang)位,同(tong)樣獲利頗豐。
三是貿易(yi)逆(ni)差與經濟、就業不存在(zai)必然聯系。在(zai)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(tiao)時期,美國(guo)貿易是盈余。在上世紀90年代末,美國雖然存在巨(ju)額貿易(yi)逆差,經濟(ji)(ji)卻(que)保(bao)持強勁增(zeng)長(chang)。美國商務部經濟(ji)(ji)分析(xi)局研究顯(xian)示,美國就(jiu)業(ye)崗位流失的(de)(de)情況在北(bei)美自由貿易(yi)協定生效和中(zhong)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前就(jiu)已(yi)出現。美國卡托研究所(suo)發(fa)布的(de)(de)報告(gao)指出,美國制造業(ye)崗位減少的(de)(de)原(yuan)因(yin)在產業(ye)升級,與中(zhong)美貿易(yi)不平衡沒有直接關(guan)聯。
解決貿易不(bu)平衡(heng)問題需(xu)要中(zhong)美雙方(fang)共(gong)同努力,相向而行(xing)。中(zhong)方(fang)愿積(ji)極擴大自(zi)美進口(kou),美方(fang)也應放(fang)寬(kuan)對(dui)華高技術出(chu)口(kou)管制,積(ji)極用好中(zhong)國(guo)國(guo)際進口(kou)博(bo)覽會等平臺推介美國(guo)產(chan)品,為化解貿易不(bu)平衡(heng)創造(zao)有利條(tiao)件。
二(er)、美國從中美經貿合(he)作中獲(huo)益巨大
美自華獲得經貿(mao)利益(yi)可(ke)分為兩(liang)大類:
(一)美(mei)對華銷售收入。這是美(mei)國(guo)企(qi)業在中國(guo)獲得的市場機(ji)會,包含兩部分利益(yi)。
一是美企業對華貨物和服務出口,這是境外的(de)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獲得的(de)銷售收入。按照中國海關統計,2017年(nian),美(mei)對華貨物出口(kou)額為1539億美元,服務(wu)出(chu)口額為(wei)871億美(mei)元,共計2410億美元。二是在中國投資的美國企(qi)業(ye)實現的銷售(shou)收入(ru)。根(gen)據中國商務部數據,2017年(nian)在(zai)華美資企業(ye)實際銷(xiao)售收入約7000億美元。
以上兩(liang)者合計,2017年(nian),美(mei)對華銷售收入總額約(yue)為9400億美元。
(二)美(mei)國自中(zhong)國獲(huo)得(de)的資金(jin)流入。主要包含三部分利益。
一(yi)是(shi)中(zhong)國對美各類投資。截至2017年底,中國對美累計各(ge)類投資達(da)1558億美元(yuan)。二是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。根(gen)據美國財政部公(gong)布數據,截(jie)至2017年(nian)底,中(zhong)國(guo)持有的美國(guo)國(guo)債(zhai)為(wei)1.18萬億美(mei)元。三是美(mei)國金融(rong)機構(gou)入股中資金融(rong)機構(gou)的(de)獲(huo)利(li)。根據中方統計,美(mei)國金融(rong)機構(gou)作為中國金融(rong)機構(gou)的(de)戰略投資者(zhe)或(huo)者(zhe)投資人,投資收益(yi)約為326億美元。
以上三者合計,截至(zhi)2017年底,美(mei)國自(zi)華獲得(de)的資金流入(ru)總額達1.37萬(wan)億美元(yuan)。由于投資和持有國債統計通(tong)常采用存量概念,美國自中國獲得的資金(jin)流入是(shi)截至(zhi)2017年底的存量數(shu)據(ju)。(美(mei)(mei)國(guo)自華(hua)獲(huo)得經貿(mao)利(li)益的測算均(jun)采用兩國(guo)政(zheng)府的官方數(shu)據(ju)。其中(zhong),美(mei)(mei)對華(hua)貨物和服務出口(kou)、在(zai)華(hua)美(mei)(mei)資企(qi)業銷(xiao)售、中(zhong)國(guo)對美(mei)(mei)各類(lei)投(tou)資、美(mei)(mei)國(guo)金(jin)融企(qi)業投(tou)資獲(huo)利(li)采用中(zhong)方統(tong)計。中(zhong)國(guo)持(chi)有(you)美(mei)(mei)國(guo)國(guo)債采用美(mei)(mei)國(guo)財政(zheng)部公布的數(shu)據(ju))
結(jie)束語
當今世界多極(ji)化、經(jing)濟全球化深入發展,各國相(xiang)(xiang)互聯系(xi)、相(xiang)(xiang)互依存的(de)格局不斷深化,和(he)平、發展、合作、共贏的(de)時(shi)代潮流乃人心所(suo)向,以鄰為(wei)壑的(de)單邊主(zhu)義、保護主(zhu)義不得人心。
中美經貿(mao)合(he)作取得的巨大成(cheng)就,是兩國順應歷史(shi)潮流,積極參與(yu)經濟全球化(hua),加強(qiang)互利合(he)作的結果,如果僅是一方受益,一方“吃(chi)虧”,不可能(neng)走(zou)到今天。中美兩國完全可以(yi)相互促進、共同發展,成(cheng)為互利共贏的合作(zuo)伙伴。雙(shuang)方應致(zhi)力(li)于推(tui)進更高(gao)水平、更高(gao)質量的經貿合作(zuo),造福(fu)兩國人民,為世界(jie)經濟增長(chang)和繁榮作(zuo)出更大(da)貢(gong)獻。
商務部
2019年6月